問題導向 聚力攻堅
——訪全國政協(xié)常委、甘肅省政協(xié)副主席尚勛武
3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后指出,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要高度重視并堅決克服,提高脫貧質(zhì)量,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總書記要求脫貧攻堅‘要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松勁,轉(zhuǎn)變作風不懈怠’。這是在脫貧攻堅進入關(guān)鍵時刻,對我們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的方向再明確,斗志再動員,舉措再部署。既語重心長,又嚴格要求,給予我們深刻的教育和鞭策,對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比珖f(xié)常委、甘肅省政協(xié)副主席尚勛武表示。
針對“整治問題不手軟”,他認為,應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把整治問題貫穿于脫貧攻堅全過程,扎扎實實做好巡視整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推動脫貧攻堅質(zhì)量成效有新的提升和進步,切實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
形式主義就是“掩耳盜鈴”
記者: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您怎么看?
尚勛武:“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泵撠毠栽酵?,困難越多、難度越大。在剩下兩年的時間里,攻克“堅中之堅”,破除“難中之難”,任務異常艱巨。面對沉甸甸的壓力,各地正在迎難而上、聚力攻堅,以敢死拼命精神,攻克一個又一個貧困堡壘。但是,也有個別地方和干部,存在畏難情緒,懷有浮躁心態(tài),急于卸擔子、甩包袱,為完成脫貧“摘帽”任務,在弄虛作假上想辦法、動腦筋,與“脫真貧、真脫貧”背道而馳,嚴重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必須毫不手軟加以整治。
“小康不小康,關(guān)鍵看老鄉(xiāng)。”脫貧質(zhì)量如何,工作有沒有摻水,群眾心里一清二楚。那些虛假的成績,表面上光鮮亮麗,實則“紙包不住火”,根本經(jīng)不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這種掩耳盜鈴的行為,罔顧群眾利益,欺騙上級組織,折射出扭曲的政績觀,也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xiàn)。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是一項重大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決不能?!盎ㄈC腿”、搞“偷工減料”。各級干部一定要著眼大局,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從群眾利益出發(fā),把弦繃起來、把氣鼓起來,摸實情、說實話,干實活、務實效。
在“精準”上做“對”的文章
記者:您認為出現(xiàn)這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是什么?應該如何改進?
尚勛武:脫貧攻堅是一個過程,適當?shù)男问胶统绦蚴潜仨毜?,但一定要防止本末倒置。曾?jīng)一個階段,我們在把握“精準”的要義上走了彎路,將“精準”二字概念化了、形式化了、復雜化了,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設計各種圖表、制表、填數(shù)上,真正研究一村一戶的脫貧方法舉措反而被忽視。
對“精準”要義理解的偏差,也反映出我們認識真問題的能力不足,用形式的東西去應付。形式主義的表現(xiàn)在基層,根子往往在上面,坊間說“對付官僚主義的最好辦法就是形式主義”。要把干部從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就應盡快對現(xiàn)有政策進行研究清理,首先做手術(shù),把打架的拉開,把重復的砍掉,把花拳繡腿作樣子的停了。新制定出臺的政策務必搞好調(diào)查研究考慮縝密,防止朝令夕改,讓基層無所適從。政策要引導支持基層干部把心思用在解決具體問題上。
要加強教育更要強化監(jiān)管
記者:如何確保脫貧質(zhì)量,杜絕弄虛作假?
尚勛武:既要加強教育抓落實,更要強化監(jiān)管促實效。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精準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抓好“兩州一縣”等深度貧困地區(qū)這個重中之重,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激發(fā)貧困群眾內(nèi)生動力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凝聚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的強大合力,以敢死拼命精神,扎實推進脫貧攻堅進程。
要把問題整改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列舉的問題,結(jié)合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扎實開展專項排查整治工作,舉一反三、防患未然,以更加務實有效的舉措推動脫貧計劃實施、脫貧質(zhì)量提升和脫貧成果鞏固。
要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加強監(jiān)督管理。改進完善考核評估機制,通過動真碰硬的考核,促進真抓實干。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guān)和巡視巡察機構(gòu)也要對扶貧領(lǐng)域問題開展專項巡視巡察,緊盯重點環(huán)節(jié),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jié)果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jīng)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