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2014年兩會專題  >  今日看點

藝術教育重應試輕普及“倒金字塔”結構亟須改變

發(fā)布時間:2014-03-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放大

縮小

藝術教育普及率低原因何在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一直重視藝術教育,比如“樂教”“詩教”就是典型的藝術教育方式。而當今社會藝術教育普及率低原因何在?吳為山認為,現代社會的教育多以技能為目的,加之應試壓力,藝術教育日漸式微。李象群則認為,一是以學校為主體的藝術類教育嚴重缺位,二是學校之外的社會機構藝術教育功能發(fā)揮不足且資源配置不足。

吳碧霞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學生來考中國音樂學院,我問他你聽過家鄉(xiāng)戲嗎?答‘沒聽過’。聽過家鄉(xiāng)民歌嗎?又答‘沒聽過’,于是我就說,你來唱的是我們大家都會唱的歌,是我們都聽過的,你自己的特點在哪里?優(yōu)勢在哪里?”“即使是來考專業(yè)課的考生,之前也并不了解自己身邊的藝術形式,這顯然是長期以來對藝術教育不夠重視的表現,很多人只是抱著應試的心來考學,卻讓人感受不到他對藝術的熱愛?!眳潜滔颊f,“教育不在一朝一夕,應該是個完整的閉合鏈,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應該是緊緊扣合在一起的。特別是在初中以前的學習中,就應該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對家鄉(xiāng)文化的喜愛,對故土的熱愛。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素質,將來才能珍視民族的文化、為本民族藝術事業(yè)做出貢獻?!?/p>

積極探索破解普及難題

近年來,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組織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在推動藝術普及方面做出了一些成功探索。來自湖南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湖南省環(huán)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向記者介紹了在“高雅藝術進校園”模式基礎上探索出的“湖南經驗”。他說,為解決孩子學習戲曲的興趣問題,湖南探索將傳統(tǒng)戲曲與現代動漫相結合,成功研創(chuàng)出一種深受孩子喜愛的藝術形式——戲曲動畫。經過7年的錘煉,動漫湘軍創(chuàng)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國戲曲經典原創(chuàng)動畫,并正式納入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目前,湖南省的60所學校試點推進了“中國戲曲經典原創(chuàng)動畫進校園活動”,效果顯著。

書畫界的委員們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動青少年書法進課堂工作。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已于去年發(fā)布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對書法教育走進中小學課堂提出明確要求。為使中小學書法教育進一步健康有序推進,全國政協(xié)委員、文物出版社原社長蘇士澍建議,下一步要解決好師資、教材問題。另外,可將每年9月的第一周設定為中國書法周,利用開學之初在中小學乃至全社會開展書法教育活動。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葉小鋼則建議可將藝術教育普及與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開展,豐富美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傳統(tǒng)文化,如可在吟唱、戲劇、動漫中“讓可觀可聽可感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到校園與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角落”。

作者:李珊珊 張曉楠     責任編輯: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