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紀念馬敘倫130周年

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七)

發(fā)布時間:2015-04-15  來源:

放大

縮小

  在杭州住了半年,北大找我回去,我想把《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寫成了,就遲到二十年一月才去北平;但是,《疏證》并未寫成;這是第四次還北大了,我又依我六年回北大的方針,只教書,不問事,連評議會當選也不應(yīng),才把《疏證》又陸續(xù)寫了許多;可是“九·一八”的事情發(fā)生了,心里雖然郁悶,還按住不動,這時,我的環(huán)境也壞,就漸漸地多做詩了。

  我做詩是沒有‘師承”的,也不向古代詩人墳?zāi)估镆捤麄兊氖?,不過在自己的園子里拉拉唱唱,不過寫我自己要寫的,從“九·一八”后一年起,每年的“九·一八”,總要胡謅一首,就把我對每年“九·一八”的意思留在紙上。到得熱河也失掉了,敵人的飛機出現(xiàn)在北平空中,我的母親年紀七十多了,就把老小都搬回杭州;我呢,為著生活,仍在北大教書,身體還不健康,所以感覺到一種悲涼。我的詩境也跟著悲涼。

  直到二十四年,敵人侵略華北更露骨了,北平文化、教育界的人們,尤其象我一輩的人們,從前怎樣慷慨激昂伴生命來革命的,自然更受不住,“聲求氣應(yīng)”,又有了結(jié)合。北平大學(xué)法商學(xué)院院長白鵬飛和院里的教員李達、陳豹隱等,北大有我和許德珩張申府尚仲衣等,都要說話了。這時北大校長是蔣夢麟,文學(xué)院長是胡適,法學(xué)院長是周炳琳(北大學(xué)生,五四運動里的一員);校長是政府任命的,自然必須“仰承意旨”;周炳琳是國民黨黨員,也做過教育次長,不免是政府派(現(xiàn)在周先生任北大教授,他的表現(xiàn)十足站在民主方面了);胡適是主張好人政府的,這時,這些好人已“登龍門”了,胡適當然也是靠政府牌頭的一個,而且他是蔣校長的親信呢,所以北大已不是當年的北大——五四運動時代的北大。為了抗日問題,一晚教授俱樂部聚餐,餐后開會,卻加入了高級職員(在先許德珩先生主張不限教授,不得同意),吃飯多些人倒也有趣的;可是,開會的時候,應(yīng)該不是教授就退出了,“然而不然”,我們自然不好意思竟請他們出去的。原來,當局們曉得如果討論抗日問題,一般的看法是會通過的,因為究竟北大教授傳統(tǒng)上的關(guān)系,主張抗日的會占多數(shù),所以拉上高級職員來湊場子;這晚對于抗日問題,我當然是主張北大教授,應(yīng)該表示態(tài)度,而且主張抗戰(zhàn),許先生是附議我的,尚先生也同意我們,陶希圣說了些令人不可捉摸的話(那時他是汪派),胡適便不同意我們的主張,他是相當會說話的,很宛轉(zhuǎn)地說明應(yīng)該讓政府去主持的意思;周先生當主席,很拿主席的地位,想硬壓下我們的主張,竟有越出范圍,拿黨的地位來說的話,我也只得不客氣地和他抬了一陣杠子,這晚沒有結(jié)果而散。

  過了幾日,又是照樣聚餐,再討論抗日問題,依然周先生主席;我和張黻先生開了辯論,插入一位樊際昌先生(北大教授兼總務(wù)長),酒氣熏人,發(fā)了許多帶“醉態(tài)”的言語,然而也不過為政府派“張目”;最后主席拿出一張字條,寫著對日外交的五項主張,都是報紙上見過了許多“人云亦云”的一套,總之近乎不外“避實就虛”,周先生還宣布著:“政府有命令叫各大學(xué)校長,教授,學(xué)生各推代表入京陳述對日問題意見;蔣校長校事甚忙,不得分身,已請胡適之先生代表入京,我們教授也可以請胡先生做代表,把這些條件帶了去?!蔽荫R上答復(fù):“我們大學(xué)教授的身分,對于國事的主張,不能‘拾人牙慧’,這些條件,說的人也多了,何必我們大學(xué)教授再來重說一遍?況且胡先生既做了校長代表,校長是政府任命的,我們教授如果認為該派代表,也得另舉,決不可以叫胡先生‘兼代’?!边@樣,又和樊先生爭一陣子嘴,我就跟著說:“要這么辦,我就退出吧?!鄙邢壬€起來說話,我就退出了,后來怎樣,也沒聽得再說。

  我和白鵬飛先生等就約了各校的“同志”,組織了北平文化界抗日(或者是抗戰(zhàn))救國會,我被推做主席,白先生做副主席;這時,上海也有了百歲老人馬良先生領(lǐng)導(dǎo)的救國會,北方的朋友,戲稱:“南北救國,‘惟馬首是瞻’?!?/p>

作者:     責(zé)任編輯:張禹

上一頁 1 ... 7 8 9 10 11 ...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