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版

參政議政平臺 郵箱登陸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瀏覽>開明視點

鄭家建:兩岸文化交流方式內容要“新新”向榮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人民政協報

放大

縮小

  針對臺灣民進黨當局對臺中小學教科書進行“去中國化”的一系列政治操弄,福建師范大學副校長鄭家建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兩岸教育文化工作者應同心勠力促進青少年交流,開發(fā)、推廣、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精神產品”,增進臺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促進國族認同需要兩岸共識匯聚情感浸潤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教育文化交流與研究的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鄭家建經常赴臺參與兩岸交流,與島內師生互動良好。由此他也觀察到,一方面,臺灣青少年通過到大陸各地的參訪,親身感受到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大陸民眾對臺灣同胞的友善,增進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這是主要趨勢。另一方面,受臺灣社會的文化生態(tài)、媒體生態(tài)影響,島內一些青少年受到誤導,對大陸多有誤讀,加上心智成長還未定型,極容易產生對中華文化認同上的偏離甚至反向認知。對此,兩岸有識之士應當警覺,共同及時扭轉這一趨勢,彌縫裂痕。

  鄭家建表示,“民進黨當局其政治用心極其隱蔽,也極其險惡。教科書在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情感培育、意志力鍛造、人格塑型以及對民族國家文化的認知認同與信仰上,有著極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高度自覺與對臺文化教育交流的使命擔當,福建師范大學從2014年開始,聯合兩岸文化教育界重要學者,開展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

  鄭家建介紹說,正是基于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高度自覺與對臺文化教育交流的使命擔當,福建師范大學從2014年開始,聯合兩岸文化教育界重要學者,開展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據了解,目前這套總字數達1000多萬字的教材已在20多所臺灣中學試用?!斑@套教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在選文上體現傳統(tǒng)賡續(xù),共識匯聚,時代亮彩,情感浸潤;在解讀上情理交融,對篇章布局修辭風格等講解見新意,見異彩。兩岸編寫團隊先在選文上達成共識,然后發(fā)揮各自學術專長和教學智慧,在教師手冊和教學手冊編寫上各擅勝場。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編寫團隊中有不少是來自島內中學的一線年輕教師。這套教材的編寫過程,是兩岸學者共同立足深厚的中華文化,共同面向臺灣學生的一次智慧之旅、友誼之旅和對中華文化的體認之旅?!?/p>

  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方式途徑內容都應創(chuàng)新

  如何面向未來不退守,在促進臺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共同體認中,感受中華文化所蘊藏的歷久彌新的生命力與感召力,讓心靈融合的兩岸青少年自覺地為兩岸交流交往再賦新能?鄭家建認為,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融合,僅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材、邀請學生參加交流活動還不夠,應當開發(fā)、推廣、創(chuàng)新一些以中華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精神產品”,增進臺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根與脈。兩岸教育、文化工作者應當共同努力,春風化雨,浸潤發(fā)芽,在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中厚植它,培育它。兩岸教育、文化工作者要別有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讓臺灣青少年通過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與思考,得到心靈的成長與再塑。如開發(fā)、推廣臺灣青少年表達文化情感和想象力的文化刊物,臺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資源再創(chuàng)意的新媒介等‘精神產品’。”

  據鄭家建介紹,福建師范大學在這方面也將嘗試,圍繞已有合編教材開展系列教輔材料的開發(fā)、推廣。兩岸合編教材的團隊將進一步圍繞教材出版系列的教輔,在島內出版社建立專業(yè)網站,開展線上互相交流,并就教材和教輔中的一些主題開展工作坊、師生互動性主題活動,例如“小小文學家”活動、“我在大陸的一天”演講征文、“有朋自遠方來·接待大陸同齡人來我家做客”策劃比賽;還將約請兩岸中小學名師改編和講授合編教材中的經典名篇,形成“線上”課程;持續(xù)舉辦面向臺灣青少年的閱讀中華文化名篇的“少年文學家”征文比賽……鄭家建表示,“我們將深挖已經編好的教材‘富礦’,開采,凝練,使之以獨特的方式發(fā)揮作用,繼續(xù)‘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p>

  對未來閩臺教育交流合作與兩岸青少年融合,鄭家建也有所期待:“只要我們都面向未來不退守,在對中華文化的共同體認中,彼此一定都能感受這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中,所蘊藏著的歷久彌新的生命力與感召力。在這個文化中,我們每個人緊緊相連又各有精彩。心靈融合的兩岸青少年會自覺地為兩岸交流交往再賦新能?!?/p>

作者:修菁     責任編輯:劉曉斯
Copyright 1996 - 2014 m.hotelsf.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民主促進會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主編信箱
京ICP備0502631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17823